首页| 针灸眩晕症用穴 | 针灸颈椎病用穴 | 针灸肩周炎用穴 | 针灸前列腺肥大用穴 | 针灸胃病用穴 | 针灸腰痛用穴 | 针灸膝关节炎用穴 | 针灸肘关节炎用穴| 针灸腕关节炎用穴 | 针灸踝关节炎用穴 | (11)针灸上肢偏瘫用穴 | (12)针灸下肢中风后遗症用穴 | (13)针灸股骨头坏死用穴 |

<百穴治疗仪>

针灸神经衰弱、眩晕症用穴

神经衰弱、眩晕症是常见的神经官能症,由于长期精神紧张,思想负担过重,用脑过度,使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,精神活动能力受阻所致。对于气血上逆性的眩晕、气血不足导致的眩晕症,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。针灸的穴位包括百会穴、风池穴、内关穴、太冲穴、丰隆穴等。其中百会穴主要是治疗头疼、头晕等症状常用的穴位,而属于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也是治疗头面部的疾患常用的俞穴。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俞穴,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,丰隆穴则属于足阳明胃经上的俞穴。选择在四神聪穴、内关穴、百会穴、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治疗。
中医疗法针灸治疗头晕,效果非常的明显,对于头晕针灸的治疗,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:
第一,会选择合适的穴位,进行针刺,比如头晕可以选择百会穴、四神聪穴、风池穴以及合谷穴、曲池穴、太冲穴、足三里穴等等,对于头痛的缓解或者是头晕的缓解,都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
中医认为眩晕病位在脑,与肝脾肾相关,基本病机虚证是气血虚衰或肾精不足,清窍失养所致,实证多与风火痰瘀扰乱清窍有关,针灸治疗眩晕效果较好。

一般治疗实证针灸可以平肝潜阳,和胃化痰,取百会,风池,内关,太冲,丰隆等穴因眩晕病位在脑,脑为髓之海,因此选取巅顶的百会穴,可以清头目,止眩晕。此外,若眩晕症并非由于气血上逆、气血不足等原因导致时,通过治疗效果可能不佳,需在医生辨证下进行其它治疗。
<百穴治疗仪>针灸神经衰弱、眩晕症用穴:风池,肝俞,肾俞,列缺,内关,神门,足三里,侠溪太溪,太冲,行间

操作要领:治疗仪连接好以后,将电极片粘贴在双侧穴位上(任脉督脉只用一个穴位),背部大椎以下穴位,用双脚底跟部踏在主治板上(约10秒钟离开一下);其它穴位均用双脚脚掌部(涌泉穴)踏在主治板上(约5秒钟离开一下),打开电源,将功能调整为针灸,设定时间,设定功率(以可以耐受为准),即可。针灸期间大量喝水

**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,在项部,枕骨之下,是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。风为百病之长,高巅之顶,独风可到。以风字命之,说明既是易受风邪侵袭之所,既可祛外风清利头目,又能消内风平抑肝胆,为治风之要穴,可以疏调头部的气机,主治:中风、癫痫、头痛等内风所致的病证。

**肝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,在背部,当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主治黄疸,胁痛,胃痛,吐血,衄血,眩晕,夜盲,目赤痛,青光眼,癫狂,痫症,脊背痛,及急、慢性肝炎,胆囊炎,神经衰弱,肋间神经痛等。大椎穴以下背部穴位用脚跟部踏踩主治板,10秒钟左右断开一次。

**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,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主治腰痛,生殖泌尿疾患,耳鸣、耳聋。大椎穴以下背部穴位用脚跟部踏踩踏主治板,10秒钟左右断开一次。

**列缺穴属于手太阴肺经,亦是八脉交会穴(通于任脉),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,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(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),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;有宣肺解表,通经活络,通调任脉的作用;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咳嗽、气喘、头痛,尿血等病症。

**内关穴属手少阴心经,具有宁心安神、清心调气的功效。
位置:仰掌,在腕部,腕掌侧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
主治:心痛、心烦、惊悸怔忡、健忘、失眠、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、心肌炎、心律不齐、胃炎、癔病等。

**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,位于腕部,腕掌侧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,是“手少阴心经”的原穴和输穴。此穴为神气出入之门,故名神门穴。神门穴是人体自带的安眠药,专治压力大导致的失眠,现代人因为各种压力导致失眠、焦虑、白天总想睡但晚上又睡不着,就可以用神门来解决。

**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,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穴下3寸,主治胃肠病证,下肢痿痹,神志病,外科疾患,虚劳诸证。

**太溪穴属足少阴肾经,中医认为,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,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皆根植于肾。太是大的意思,溪是指溪流。肾经的经水从涌泉中出来,流注于太溪,再往上滋润五脏六腑,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。
主治:膝关节炎、肾脏病、牙痛、喉咙肿痛、气喘、支气管炎、手脚冰凉、女性生理不顺、精力不济、手脚无力、风湿痛等。

**侠溪穴属足少阳胆经,具有疏利胸胁、清热熄风、消肿止痛的功效。位置在足背第4、5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。主治:惊悸、头痛、眩晕、颊肿、耳鸣、耳聋..

**太冲穴(别名大冲),属足厥阴肝经,位于足背第1、第2跖骨间,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,主治中风、眩晕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黄疸、胁痛、癃闭等。

**行间穴属足厥阴肝经,具有平肝息风、宁心安神的功效。位于人体的足背第一、第二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。

体验、咨询电话:

13203950005 赵国星

13069466491 史秉直

(网页正在建设中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豫ICP备16023215号-1 网页制作史秉直--微信&QQ:813963062

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37号